non hon niente mia

標題是我之前在《故事的解剖》看到的句子,來自義大利文,意思是「我絕不會沒有一無所有。」作者在說明人生不是算數,不會負負得正,而這句義大利語是三重否定,來表述慘到更慘的慘到不行。

慘到不行不是我的近況,只是拿起筆記看到這句當作引言。

繼續閱讀

我家旁邊那座山

我家旁邊那座山名為「將軍嶺」、叉路過去則是「文筆山」,標高375公尺。

搬來這裡六年,我窗外就是一片綠樹,蟲鳴鳥叫是日常、猛禽低空滑過是驚喜、猴子吱吱叫是偶發,非上班時間我宅在家呼吸山上的空氣,我住在山上、我覺得我人就在山上。

妳都不會想去爬山喔?

無論親友來訪、甚或老爺都問過我。

我臉上一定都露出傲氣的微笑,因為我心裡OS著,我以前大學時代是登山社的,玉山都爬過了,旁邊這山是「登山步道」,不會用到手的都不算爬山好嗎?

繼續閱讀

《方寸之戰》修訂預告

標題就是重點,近期可能會花一至兩個週末,針對《方寸之戰》這本書做部分修訂。修訂的重點會是故事的節奏

這一週來,我把《一生所求》和《方寸之戰》重看一次,果然冷卻後才發現還是有錯字和不順的地方,所以這兩本電子書我都已經更新書檔,把我又看到的錯字(還有幾句文句不太順的地方)修改好了。(目前僅上傳到Readmoo。)

接下來要講《方寸之戰》這本書。

繼續閱讀

寫不出來?

標題其實是日劇《寫不出來?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》(日語:書けないッ!?〜脚本家 吉丸圭佑の筋書きのない生活〜)的前半。

今天我看到網飛討論區有人提這部日劇,好奇之下就打開網飛開始看了,整齣劇大概五小時我從近傍晚看到剛剛,從一開始看到狂笑、噴笑不止、到後兩集泛淚、感動,不禁覺得這是日劇名編劇福田靖寫給所有創作者(寫作者)的情書,那個情不是愛情,而是熱情。

整齣日劇用腦洞大開的誇張喜劇手法把創作者腦子一片空白、對市場妥協、對自己能力疑惑、創作者彼此的競爭比較,各種困境表現出來,但整個調性卻非常溫暖逗趣,每個角色既立體又可愛,能天馬行空又兼顧中心主旨,人物性格又飽滿,不僅是它鼓勵創作者的初衷,本劇更是另類的創作教科書,這作品真的很適合創作者看呢。(微笑)

下方照片是撞柱子的生田斗真,他演這個角色,把沒野心、有點軟弱,對自己沒自信,但創作魂不死的沒名氣編劇演得很好。:) 

有些科普有妖術。

最近還處於做功課、研讀資料階段,所以寫作進度緩慢,羅三的故事我試了幾個開頭,目前比較滿意的開頭才寫了半章。(苦笑)

大概因為有想要帶入的元素,那元素還滿難的,有些資料讀起來頗苦惱,滿艱深,有些竟然彷彿有妖術,我可以專注研讀好久,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!這些包括樹、根系、蚯蚓(對!),到今天晚上的土壤!(這些科普細節不可能放在故事裡,但整個概念卻忍不住讓人想好好研讀,雖然太艱深的我還是會跳過XD)

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個科普系列。

樹的根系與真菌是共生的生態鏈,我連看了幾本書都提到這樣的概念,下面幾張圖就是簡單的科普,連結分享給大家。

原文:菇菌圓 The Mushroom Initiative

共六張大圖在此。

全都是愛:育雛直播

嗨嗨,大家還好嗎?我的七月滿混亂的,開頭可稱史上最惡的七月,結尾倒是算完好收場。

人受傷,腳慢慢好了;貓出狀況,問診好幾次做了昂貴的檢查,結果算是好的,貓也恢復原本的八九成;發票中獎創新高、疫苗排到了施打,現在全身極度痠痛中正慢慢恢復。

整個七月,我在零碎的時間裡,會看鳳頭蒼鷹與東方蜂鷹的育雛直播與一些剪輯回顧,不得不說我們生活周遭處處都有愛、每種物種都可以讓我們驚喜並帶來感動。

育雛過程中,母鷹主要負責護雛、餵食,雄鷹負責狩獵帶便當回巢,每次看到雄鷹華麗的降落又很快飛走,都不禁讚嘆雄鷹的力與美,母鷹一口一口餵食、雨天展翼讓幼鷹避免淋濕,半夜一起睡,這樣的母愛讓人動容。

鳳頭蒼鷹一家子包括廣志、 黃恩萼 (N2)、咖咖(紅12);東方蜂鷹一家子則是雄黃、端午、小粽子。廣志常有出其不意的舉動(莫名送樹枝=>驅蟲),讓母子兩鷹一頭問號以對XD 雄黃有萌萌的黑色眼珠,常帶回會跑掉的食物(比如青蛙)XD

兩隻小雛鷹各有其可愛,咖咖穿著條紋衛生褲、小粽子則是全白的衛生褲,莫名有喜感,兩鷹長大以後,那貪吃的護食行為,每每讓帶便當回來的雄鷹驚嚇不已簡直家暴現場,難怪雄鷹要練就放了便當就趕快飛走的技能XD

*東方蒼鷹雄鷹也會餵食幼雛的,是鷹界公母平權的典範;Youtube有東方蜂鷹介紹影片九九蜂鷹,雖長達近五十分鐘,但非常推薦。

*大安鳳頭蒼鷹黃家算是網紅,就不多介紹了,除了直播,還有人拍影片,拍(去年)廣志帶便當呼喊去年的女兒大寶來吃、以及認真獵食、跟黃恩萼換手食物等,真心令人感覺父愛也很偉大。

全身痠痛、頭有點重的現在,寫了這篇,只是想表達,萬物皆有愛,全都是愛,只要細心觀察與了解。

最後,願 大家一切都好。


2022.07.01更新

再見了!黃N2黃太太!

下午看到猛禽研究會的臉書PO文時,一整個嚇到、不信、到泛淚,整個晚上只要想到黃N2滿滿母愛的各種片段,都不禁覺得難過悲傷,那是深沉無奈的悲傷。

大安鳳頭蒼鷹黃家我追了兩年,或許父愛母愛是動物的天性,過度擬人化可能天真可笑,但在育雛直播中,我看到鳥類的各種智慧與可愛,讚嘆猛禽的英姿與美麗。

猛禽研究會的恩萼女王收播告別文寫得很好,不渲染哀傷只願留存希望,不偏頗指責只指引思考方向,就像黃恩萼用牠短暫的一生,讓我們了解了猛禽育雛的點點滴滴,從而學會了一些什麼。

再見了黃N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