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一月連綿不絕到二月的雨,北台灣一堆人喊發霉了發霉了,三月暖陽烘得人都笑了,當然開心的還有綠色世界吧我想。
今天,我攀爬上樹,差點不想下來。

承前文,我家旁邊那座山,那幾乎是綠色的呼喚,在植樹節後一天,我又九點上山,感謝走出家門到登山口只要三分鐘,我真真切切對自己住在山上感到滿足與幸福。
比起上次的重點是樹、種實和猴子,這次我隨興且打算微觀,因為剛看完《三千分之一的森林》,我感覺苔蘚在召喚我。
苔蘚只占森林的三千分之一,渺小而看似微不足道,但看完《三千分之一的森林》我開始覺得這綠色的小東西好美。
有個大亨要打造自己的美麗森林,邀請苔蘚專家前去諮詢,專家看到花園裡正被移植來的大樹,問:「這麼大的樹買不到吧?」園藝師回答:「喔買不到的,所以大亨先買了那塊地,再將大樹移植過來。」
大亨想要在自家花園打造苔蘚森林,室內花園牆面上像綠毯一樣的苔蘚們是被園藝家用強力膠黏上去的,至於外面的大石頭,沒辦法用強力膠黏,於是請來苔蘚專家。專家說,不可能,短時間不可能,這種東西就是屬於金錢買不到,但仍是勉為其難的提供了速成偏方。





上述用來範例為何大亨想要在自己的花園有美美的苔蘚石頭。不久後,專家再次被邀去諮詢,結果看到花園好多漂亮的苔蘚大石,正當她訝異原來偏方有效時,她被帶到另一處,看到一堆爆破專家,這時她才明白,原來偏方沒效,大亨是請爆破專家把有苔蘚的大石搬回家,她這次是被邀請來做損害控管諮詢……
以上的大亨故事,出自《三千分之一的森林》。
我看了這本書後,才知道苔蘚亦被商業化,有綠色地毯之稱的他們,被濫伐的比例是法定的三十倍,連蝦皮都有賣。
這本書我看到後來眼睛發痠,急切地想找苔蘚,隔天,我發現他們無所不在,在城市裡,他們在夾縫中生存。
他們含水份時摸起來像絲滑的綠色地毯,乾燥時是綠色硬塊,要看清他們得蹲下身,有時候蹲下身還不能辨識他們的差異。
「用手機拍,然後放大看。」有次我看某物品的使用說明看不清,瞇著老花苦惱,同事這樣建議我。


因為大多時都低下頭蹲下身,我這次很深刻明白,上一回我打算找種實卻無功而返的原因。

因為都蹲著,聽聞有由遠漸近的狗叫時,我初時不在意,後來近到幾公尺內,我站起身,看到兩隻戴頸圈的黑狗朝我吠。
野狗群攻擊人事件略有所聞,但我不太怕狗,於是站起身,看著狗,問:「做什麼?」
狗看了我幾秒,又吠了兩聲,我只平靜回望,狗就返回跑走了。
對了,今天天氣無敵好,所以山上很多人喔,只是同上回說的,有時候也會有好幾分鐘到十分鐘,路上只有你一人的情況。
跟著我還是四處亂晃,此次走步道純粹看看,我剛入山口就看到一隻松鼠,到這段,又一隻,我心想,那麼應該會有猛禽在附近吧。森林的世界就是共生寄生附生食物鏈,大自然就是生存的競爭。

整座山四通八達,偶爾遇到轉折點會有三個通道,下方影片支援(遠方有人在唱KTV,可能要把聲音開到極大才聽得到。)
我拍這影片不久之後,慢慢走、慢慢摸,特別愛摸樹皮或地上的苔蘚,然後超級不妙的是,我發現有隻蜂在我身旁嗡嗡嗡。
我先立定,努力表現出我無害、I come in peace,但牠越飛越近,近到好像就要鑽到我衣服裡、我頭髮上,我開始頭皮發麻,僵立無用,我只好慢慢走,盡可能雙手不擺動,牠還是繞我著身子飛,直到我走了大概兩公尺後,牠才沒跟來。
或許我接近某個蜂窩而不自知,但在那一刻,我深刻理解大象怕螞蟻的原因。我不怕狗不怕蛇卻很怕蜂類……
回到生存策略。
大樹有向光、頂芽、向地(對應地心引力)、趨水性,而讓大樹的樹形有所差異。前文曾說,認為在山上的樹必然長得好是美麗的錯誤想像,今天我慢慢走,看到這棵Y形樹。

它的形狀是倒Y ,就像在下腰的人,我本為開叉的部分是根部,直到我抬頭,才知道那個I是根部。
用我很爛的小畫家功力,它長這樣。





這是薛丁格的樹,它介於生死之間(亂用) 。植物的生存策略真的是很厲害。


我看到各類植物樹種,猜想地主是有特定選幾類種植的。


承前文,我後來得知,此山是有主的,但地主自費建步道、廁所、維持設施與環境等,供人登山走步道。人類占地自私無比,但這地主卻也無私。

今天假日天氣好,整個嶺上起碼十來人,鞦韆很難排的。

不知道是什麼,下兩圈是輪胎,上層是水泥石塊。(儲水?)
今天每個點都待很久,蹲下看苔蘚的時間很多,但也到了意料之外的重頭戲了。
今天的主角樹。


爬樹一直是我的夢想,但住在城市、或說要找一棵健康穩固的大樹,有施力點又能徒手攀爬的樹並不多。
這棵大樹就這麼剛剛好,我藉著兩個施力點,就攀爬到比我還高的地方。

我的攀爬並沒有撼動樹身半分半毫,我的體重對它毫無影響似的。
樹幹上的支點微微直角,剛好可以讓我靠在樹幹,展著雙腿。

在樹上。這棵樹沒有螞蟻沒有昆蟲,苔蘚微硬但不刺不滑。
微風搖曳樹葉,陽光偷過縫隙閃進,舒服到令人閉眼,想睡,不想下來,這比盪鞦韆還要棒一百倍。
我又爬到更高的枝幹,上面有附生植物,它更加向光延展,如果我平衡感好一點、又有攜帶安全繩,可能會往前走。


人類在遠古時代為了躲避危險,有攀爬上樹的習慣,或許我體內渴望攀爬樹木緣由在此。
真的很難具體描述當我在樹上的感覺,那是安全,那是自由,那是時間暫停。
我為了羅三的故事取材看了很多生態、樹木的書籍,而真的攀爬上樹的之後,靜靜坐在上面,聆聽蟲鳴鳥叫,春風吹進整個身軀,陽光偷透暖人,我真的不想下樹。
依依不捨想著,嘿,或許就下個月,我要來看Y形樹的狀態,然後我還要再爬上這棵樹,或許待上半小時也或許一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