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後記寫於2016.03.08,其實看完《 重版出來!》後更有感覺。就補放在這裡吧。:D
—
志願與夢想
說來有點兒白爛,曾經某一段時間,我的志願是當個女強人。
那麼籠統的「女強人」三個字變成志願,可見那是未經理性思考、也未曾認真評估可行性的盲目志願。
純粹就是看到電視、電影裡面,穿著套裝很有架式、頭銜看來很厲害就覺得很棒很酷這樣子而已。
我的家人們從未干涉我的未來與志願,偶爾閒聊時問著:「有沒有想要當老師?怎麼不會想去高普考呢?」那姿態之隨興,其實比較像是好奇而非建議。
這些年來,我曾這麼思考過:如果我的志願是老師,我遇到的人、我的人生、我的另一伴是不是就不一樣?
我想肯定是的。
所以志願便成了這個故事的切入點。
除了女強人,我還有過不少的志願,包括名列十大熱門志願的開咖啡廳、開租書店等等,有些志願完全不會以賺錢為考量,而許多年過去了,發現不以賺錢為考量的志願,還真的很容易不了了之。
因為明白人生很多時候需要妥協,所以我異常敬佩那些努力逐夢、往自己志願邁進的人們,或許是犧牲物質條件而勇敢往前行,或是在忙碌空檔中抽出一點點時間,也要完成夢想。
特別是敢於挑戰主流的夢想,那真得非常相信自己才能夠繼續下去,因為有時候,豈只是資金的難關,更有那不被看好的壓力與沮喪。
隨著歲月的匆匆流逝,總覺得現在流行的產業與產品生命週期都好短,彷彿只能透過一次次的消費,來填補大家心目中的焦慮,來釋放緊湊的工作壓力。
在這樣的日子裡,某個阿伯的一日雙城(還有之後的228雙塔挑戰)會那麼鼓舞人心,或許就是喚醒了人們心中的那股熱血。
而就算不屬於主流——不論是外貌、性向、志願、夢想等——只要有人陪著你、懂你、支持你,就是很棒很浪漫的事情,就是能讓你更加勇於向前的最大動力。
最後,關於這故事的完成,謝謝造型師Peggy Bowa在化妝文句上的建議;謝謝多才多藝的Haru弟,除了《信儀之家》的攝影文句審稿,還有此篇關於機械知識的提點與順稿;謝謝好友愛醬百忙之中的打氣與鼓勵;謝謝外甥女家蓁的初稿閱讀與想法回饋;還有我家老爺耐心指點的重機資訊。
當然,更要謝謝萬達盛出版社,以及一直支持言小的讀者們。:)